夏日的酷热逐渐散去招财猫配资,一转眼,秋季学期已经开学两周了。
“姐姐现在状态好多了,成绩也明显回升了,这次摸底考班里第八名,照这样稳定发展下去,我觉得两年后她能考个不错的大学!”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少年与家事审判庭庭长范媛娟的回访电话里,传来了李女士爽朗的笑声。
李女士是范媛娟审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她与张先生结婚十余年,育有两个女儿,最近几年因为感情不和闹得不可开交。
范媛娟的思绪回到了第一次与两个女孩见面的那天。
“你们已经年满八周岁招财猫配资,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们的抚养权归属需要听取你们本人的意见。将来你们想跟谁一起生活?”作为这起离婚案件的承办人,范媛娟想听听两个女孩内心的真实想法。父母的矛盾让家里阴云密布,也赶走了两个花季少女脸上的笑容。
妹妹欣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妈妈,但是姐姐婷婷显得有些纠结,她说妹妹还小,跟着妈妈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是如果自己也选择跟妈妈,爸爸可能会有些失落。
望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十六岁孩子,范媛娟揪紧了心。她意识到李女士与张先生长期争吵,已经给两个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伤害。
离婚纠纷中,孩子往往是最脆弱的一方,他们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困惑情绪。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让孩子自由表达感受,也可以让父母学习如何将夫妻冲突与家长角色分开,避免让孩子卷入成人间的矛盾。
范媛娟依托婚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相关工作机制,将线索反映给区妇联,请区妇联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协助。与此同时招财猫配资,区人民法院向李女士与张先生送达了家庭教育指导令。
8月26日下午两点半,李女士、张先生带着姐妹俩来到了位于区综治中心的婚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徐英已经提前与范媛娟联系沟通,掌握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徐老师耐心向这对父母讲述争吵动粗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倾听姐妹俩内心的真实想法。
“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贯穿一生的,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和品格,我们都希望这两个这么乖的女孩子,以后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无论大人的婚姻如何变化,在子女抚养方面我们都应尽心尽力,给予她们最温暖、最完整的爱。”徐老师建议李女士和张先生理性面对解决两人的矛盾,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肩负起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义务。
另一边,徐老师尽力疏导婷婷和欣欣的情绪,让她们意识到父母离婚不是爱的终结,而是家庭结构的重新编排,就像一棵树在修剪后会长出新的枝丫,家庭也可以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平衡与生机。
“我当时跟他吵得太凶了,只想着宣泄自己的情绪,根本没顾上孩子还在旁边……”李女士红了眼眶。
一旁的张先生低着头,若有所思。
一个多小时的家庭教育指导,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灭了家里的“火气”,李女士和张先生都开始重新审视婚姻关系和今后的生活安排。
最终,在范媛娟的引导协调下,李女士和张先生慎重考虑,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同意离婚,婷婷和欣欣都由李女士抚养,同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
范媛娟表示,每个案件的背后情况都不一样,关于二孩家庭离婚时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应该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核心原则来判断子女抚养权归属,要综合考虑夫妻双方工作性质、生活状况、亲子情感联结、孩子的自主意愿等因素后确定。法官在处理婚姻家事纠纷时,要努力去触摸纠纷背后的真实家庭关系状态,从细节里捕捉案件的本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及时化解矛盾、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吴江区婚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吸纳了心理咨询师、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力量,法官、调解员、妇联工作人员等共同组建“守护团队”,提供“一站式”纠纷调解、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受伤”的家庭找到温柔而有力的修复路径。
中心就像一座“温暖的桥”,一头连着法律招财猫配资,以司法力量督促父母扛起法定责任,另一头系着亲情,用专业服务帮家庭找回爱与包容。(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吴玉娇 梁盼盼)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