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黄薪火 弘扬国医精髓N配资
大国名医·孙光荣
孙光荣,1941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远程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活动照片
孙光荣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此外还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和文献研究,医术极为高明,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多种疑难杂症,治愈了无数患者,被称为“在世华佗”。孙光荣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名震三湘四水的名医。受家庭熏陶,孙光荣从小就在中医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3岁就可背诵《中医三字经》,5岁时被父亲视为“衣钵传人”。10岁时,孙光荣正式随父习医,尽得父亲真传。此后,他又拜名医李聪甫为师,苦研“东垣学派”,医术日进。
展开剩余85%活动照片
孙光荣幼承庭训、师承出身。他以读书为乐,其刻苦自学的习惯保持一生,也使他在中医生涯中一路精进,从一名只有高中学业水平的浏阳赤脚医生,到执业中医临床医疗保健,并成长为一代国医大师。
活动照片
从医的道路上,他以“仁心仁术、救死扶伤”为己任,首倡“中和”,精施方药、屡起沉疴、惠济百姓,为百病筹道法、为健康定方略。在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上,他创造性提出“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环环相扣的“中医临床辨治六步程序”。
他首倡“中和思想∙中和组方∙中和用药”,提出了以“神形”为枢纽的20个辨证元素,总结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临床思辨要领,凝练出“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最终得到组方用药的经验是“清、平、轻、灵”。
他擅长治疗内、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用一个个案例向世人证明了中医在处理严重疾病时,也能取得显著疗效。
他曾凭一次处方治疗,使已有八年之久病史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液指标,奇迹般恢复正常;用十四剂汤药,使肺癌伴胸腔积液至第三肋的患者,胸透检查显示积液消失;用七剂坐浴方药,使一位老年女性长期遭受白带异常和阴部瘙痒疼痛的困扰得到明显缓解;用一年时间、多次处方,使患有“五迟”(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的7岁患儿,在国内外多次求医问药无果后,终于能站起来,学走步、学说话,开始生发、生齿。
虽然疗效显著,但他从不挟技图财,从不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礼物馈赠。德业双馨、有口皆碑,始终将“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入门九方:“入门九方”是孙光荣临证的九个基础方,九首方剂,以脏腑为纲,以孙光荣特有的“三联药组”的形式组方,体现孙光荣重视脏腑辨证的中和学术思想。方是示人以法则及经验,并非是让人盲目照搬。现将“入门九方”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 方一:心者,君主之官也。心主神明,安神定志。
君药:西党参10g,生北芪10g,紫丹参7g。
臣药:干小麦15g,大红枣10g,生甘草5g。
佐药:云茯神15gN配资,炒枣仁15g,川郁金10g。
使药:灯芯草3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下同。)
此方乃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养心柔肝,佐药组安神开郁,使药组清心安神。四组药共奏养心柔肝、安神定志之功,可用于治疗失眠症、更年期综合征、焦虑、抑郁症、心悸等。法无常法,切不可过分拘泥。
➤ 方二:肝者,将军之官也。
君药: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10g。
臣药:北柴胡12g,川郁金12g,制香附12g。
佐药:法半夏10g,广陈皮10g,淡黄芩10g。
使药:大红枣10g,生姜片10g,生甘草5g。
此方乃《伤寒论》之“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疏肝解郁,佐药组清热化痰,使药组益气生津,调和诸药。凡与气、血、痰、热相关的疾病,均可以此方加减。
➤ 方三:肺者,司呼吸,为娇脏、储痰之器,变则为咳喘。
君药:西洋参7g,生北芪7g,紫丹参7g。
臣药:炙麻绒10g,北细辛3g,生姜片5g。
佐药:漂射干10g,清紫菀10g,款冬花10g。
使药:清半夏7g,五味子3g,大红枣10g。
此方乃《金匮要略》之“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解表散寒,佐药组降逆定喘,使药组化痰和中。提示四联药组共奏解表散寒、化痰降逆之功,用于治疗肺失清肃,气机上逆之咳喘上气,喉中痰鸣辘辘,痰鸣如蛙,咳吐不利者。
➤ 方四:脾者,中州也,运化水谷,变则为吐泻。
君药: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7g。
臣药:老干姜10gN配资,上肉桂5g,炙甘草12g。
佐药:炒白术10g,炒六曲15g,谷麦芽各15g。
使药:大红枣10g。
此方乃《伤寒论》之“理中丸”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温中散寒,佐药组健脾开胃。四联药组共奏益气温中、健脾开胃之功效。凡中焦虚寒,完谷不化,腹痛腹泻、呕吐下利者,可以此方加减。
➤ 方五:肾者,腰之府,藏精也。内有真阳,虚则为痿。
君药: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7g。
臣药:干地黄15g,怀山药10g,山萸肉10g。
佐药:炒泽泻10g,牡丹皮10g,云茯苓10g。
使药:炮附子6g,上肉桂6g,炙甘草5g。
此方乃《金匮要略》之“肾气丸”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滋补肝肾;佐药组健脾泻浊,平龙雷相火;使药补命门真阳。四联药组,治疗腰痛、足软、水肿,腰以下冷,阳痿早泄,小便不利,以及消渴病属肾阳不足、痰饮内停证者。
➤ 方六:脑者,奇恒之府,安神以定志也。
君药:西洋参7g,生北芪7g,紫丹参7g。
臣药:酸枣仁15g,云茯神12g,龙眼肉10g。
佐药:肥知母10g,正川芎6g,川郁金10g。
使药:生甘草5g。
此方乃《金匮要略》之“酸枣仁汤”加减化裁而成。属于滋养安神剂,其病机乃禀赋薄弱,气血两虚,功能衰退。方中君药组益气养血,臣药组养心安神,佐药组开郁清热,使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血安神之效,用于治疗虚烦难寐,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
➤ 方七:三焦者,有名无实,行津液,病则为痰饮,治在中焦。
君药: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7g。
臣药:云茯苓15g,炒白术10g,化橘红6g。
佐药:川桂枝10g,炮干姜10g,车前子6g。
使药:大红枣10g,炙甘草5g。
此方乃《金匮要略》之“茯桂术甘汤”加减化裁而成。属于祛湿剂,其病机乃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君药益气活血,臣药燥湿逐饮,佐药通阳利水。四联药组,共奏涤痰镇眩、通阳温中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胀满、心悸目眩、心下痞满、气短咳嗽。
➤ 方八:胃者,水谷之海,后天之本。
君药:太子参15g,生北芪15g,紫丹参10g。
臣药:川桂枝6g,杭白芍12g,广橘络6g。
佐药:炒白术10g,大红枣10g,生姜片10g。
使药:鲜饴糖20g,生甘草5g。
此方乃《伤寒论》之“小建中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敛阴引阳,佐药组健脾和胃。四联药组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和胃之功,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导致的胃脘疼痛;与脾胃相关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痛经等。
➤ 方九:大肠者,与肺为表里。肠痢者,火克金也。
君药:西洋参7g,生北芪7g,紫丹参7g。
臣药:白头翁12g,川黄连12g,川黄柏12g。
佐药:苦秦皮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
使药:车前子10g,生甘草5g。
此方乃《伤寒论》之“白头翁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君药组益气活血,臣药组清热凉血,佐药组解毒止痢。全方共奏清热利肠、凉血止痢之功,用于治疗下利脓血、疫毒痢疾、腹痛灼热、里急后重。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发布于:天津市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